庆祝中荷建交50周年

荷兰侨界庆祝中荷建交50周年 组委会举行线上新闻发布会(转载联合时报)

舒延平 荷兰侨界庆祝中荷建交50周年组委会主席

          3月15日荷兰侨界庆祝中荷建交50周年新闻发布会在线举行,组委会主席舒延平与工作组的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相关提问,人民日报欧洲分社、新华网、荷兰联合时报、华侨新天地、中荷商报、荷兰一网等媒体出席。如下为新闻发布会的实录:

舒延平 荷兰侨界庆祝中荷建交50周年组委会主席

今年是中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周年,这不仅是中荷两国的盛事,也是荷兰民众和旅荷华人的大事。

为此,旅荷侨界也将举行一系列形式丰富的庆祝活动,其中主场的大型庆典定于2022年5月10日举行。

组委会作为庆典活动工作的落实方,和侨界力量的总载体,我们将集合全侨之力,认真研判疫情形势,在防疫应对上,筑屏障;在承办难点上,辟蹊径;在工作模式上,抓创新;在内容形式上,扬特点。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我们的庆典活动将兼顾中荷两国文化的共性和各自的特性,在中荷建交50周年重要的历史高光时刻,献上我们“五色交辉,八音合奏”的友谊之曲。

潘 治 新华社高级编辑、新华网欧洲公司总经理

由于新冠疫情的持续蔓延,近两年来中荷线下交流活动基本都暂缓了。今年适逢中荷建交50周年,此次侨界的庆祝活动是近两年来首次大规模举办线下活动,大家都很期待。您能谈谈本次活动的立意和具体的形式?

舒延平 荷兰侨界庆祝中荷建交50周年组委会主席

我们这次庆典作为荷兰最大规模的民间庆祝活动,目前已经有近100个华人侨团参与主办或者协办,同时也有近百位华侨华人以个人的名义参与活动,可以说是创下了历年来荷兰侨界活动的新高。

大家对建交50周年庆祝活动如此饱含热情和诚意,原因在于我们旅荷华人都是中荷两国友好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这种友好是具体的,是日常的,我们旅荷华人作为少数族裔,长期以来,积极融入荷兰社会,和荷兰民众和谐共处,甚至守望相助。旅荷侨界希望通过今年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来表达对中荷建交以来两国友好大背景之下,我们荷兰侨胞的荣誉感和幸福感。

活动受到中国驻荷兰大使馆大力支持,经过近三个月的积极筹备,目前已经确定的庆祝形式,包括一场大型文艺汇演,一场庆祝晚宴,此外还有一些活动尚处于筹备阶段,我们将会随后通过媒体再行公布。

张 斌 华侨新天地副总编

本次庆典活动在全球疫情持续的背景下举行,从筹备一直到现在确定相关的庆典形式,组委会都面临了什么困难?

舒延平 荷兰侨界庆祝中荷建交50周年组委会主席

前期因为荷兰防疫政策的限制,组委会筹备工作组几乎无法碰面,我们基本是通过线上方式来对接各项任务,在具体事务上,我们工作组采取“纵横两线”的模式,“横线”是制定庆典活动的内容范围,再下垂形成“纵线”,成立专门部门,按照进度实施,并定期举行阶段会议,统筹推进整体工作。荷兰政府早前倡议民众尽量居家办公,我们的做法可谓属于“居家筹备”,但是效果达到预期,这是侨团工作的一次创新,本次工作的初探,也为我们侨团工作提供了一些新的工作思路。

甘 棠 荷兰联合时报副总编

能介绍一下本次庆典活动邀请对象和文艺汇演的派票情况吗?

叶相福 荷兰侨界庆祝中荷建交50周年组委会总策划

本次庆典活动,包括主场活动的文艺汇演我们均采取实名制邀请,不设任何商业售票。邀请对象包括中荷政要、荷兰华侨华人代表、中资企业代表、留学生代表、国际友人代表、各界社团团体代表等,作为歌颂友好,庆祝建交成果的活动,活动的一个总原则就是体现广泛性和多元性,当然,因为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通过“代表性”来辐射各群体,不过本次组委会已经搭建了融媒体平台,并通过跟主流媒体的合作,将对庆典的主场活动进行全球实况转播,届时大家可以通过我们的平台收看现场的节目。

姚玉宇 中荷商报主编

刚刚提到本次庆典主场活动是文艺汇演,能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吗?

陈 龙 荷兰侨界庆祝中荷建交50周年组委会总指挥

文艺汇演作为庆典的主场活动,是重中之重,我们在3月3日启动线上报名的方式向荷兰全社会公开征集节目,旨在扩大征集渠道,最大限度地将热爱中荷友好的文艺人士汇聚在一起。大家报名非常踊跃,这也充分体现了荷兰社会对中荷建交50周年的热烈回应,截至目前已经收到30个多节目,内容形式非常多样,有舞蹈、演唱、演奏等,表演者非常多元,有艺术团体,有个人,有华侨也有留学生,目前我们的节目征集活动还在进行中,我们将在20日截止报名,随后将对报名的节目进行遴选或整合,并在5月10日呈现歌颂友谊的艺术式礼赞。

张 斌 华侨新天地副总编

能介绍一下组委会融媒体平台的情况吗?

卢雅娟 荷兰侨界庆祝中荷建交50周年组委会秘书长

我们在3月3日已经上线了组委会官方微信公众号,接下来还将上线视频号,脸书专页等,我们将匹配大家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搭建最全平台,让大家不论是在电脑端还是用手机端都能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活动推送,以及庆典活动的现场情况,同时我们将发挥各平台的社交互动功能,让庆典的系列活动形成“社交源”,让中荷民众都有参与感。同时我们将进行多语种建设,除了中文与荷兰文,尤其是在全球实况转播中,将增加英文字幕解说,从而吸引更多的国际观众。除却我们组委会自己的融媒体平台,我们还将和中荷多家媒体合作,通过他们的已成平台来扩大传播的辐射面。

黄锦鸿 荷兰一网总编辑

中荷建交50周年,无论是荷兰的官方还是中国的官方,我相信都非常重视,官方可能有很多活动,荷兰侨界这场民间的庆祝活动,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花费是相当大的,请问本次活动经费来源主要有哪些?

卢天飞 荷兰侨界庆祝中荷建交50周年组委会财务长

庆典活动的经费主要来自各大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的定额赞助,同时,也像舒主席刚才提到的那样,还有很多个人捐赠。此外,我们也获得了一些企业的商业赞助,具体的名单我们会在活动完成之后在媒体平台公开鸣谢。虽然这些经费的来源多样,但是无不饱含了荷兰各行各业的华人对中荷建交的自豪感,参与庆祝的使命感,尤其是在疫情的背景下,海外华人的生计都面临了一些挑战,大家还是如此慷慨献力,很让人感动。组委会将不负大家的信任和托付,在财务这块建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首先是“收支分离”两条线,由不同的人员负责,对各项预算和费用进行严格的审计,旨在把每一分钱用在实处。

舒延平 荷兰侨界庆祝中荷建交50周年组委会主席

同时我们组委会也开通了官方的邮箱:

CNNL2022@gmail.com,欢迎各界朋友给我们提宝贵的意见建议。

组委会顾问(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主席)季增斌、组委会顾问(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执行主席)黄麒麟、荷兰文成同乡会会长林运票、旅荷华侨总会会长胡伟国、荷兰瑞安教育基金会会长林德芳、荷兰华人总会会长孔海峰、荷兰欧洲侨爱基金会主席汤旭俊先后代表组委会主协办单位发言。          (转载联合时报)

About 盛宏

您的风采,我的情怀, 在人生的旅途上,盛世年华网与您同行。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