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荷华侨总会75周年庆典

旅荷华侨总会75周年庆典

          旅荷华侨总会75周年庆典2022年11月1日在utrecht大众美食城隆重举行,荷兰上海联谊会收到邀请函。晚上20:00荷兰各地嘉宾陆陆续续赶往这里参加周年庆典大会,当晚荷兰上海联谊会会长盛宏,秘书长李迎红来到大众美食城,门口长长二排迎宾模特身着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旗袍列队二旁欢迎宾客,一进门排场气势顿时显得非常隆重,每位会长接受并佩戴一朵鲜花,红色围巾和会标。接着我们代表荷兰上海联谊会捐赠了100欧的花篮费,在签名墙签字,由大会专职摄影师为我们拍照留影。

       大会在奏响中国国歌和荷兰国歌中拉开序幕,接着播放了旅荷华侨总会创会建会历史,非常感人。回顾过去,总会建立75年来,在几任会长带领下,会务规模日益壮大,广泛团结侨胞,积极维护所在国侨胞的权益,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通过视频介绍,我们更多了解到荷兰上海联谊会顾问胡志光先生曾是旅荷华侨总会的第五届老会长,在任期间为总会作出卓越的贡献。在庆典大会上,现任旅荷华人总会会长胡伟国为胡志光等老一辈旅荷华侨总会侨领颁发永远名誉会长奖牌。

     组委会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节目,以及丰盛晚餐,周年庆典大会活动圆满成功。

 

                                                   荷兰上海联谊会 2022年11月2日 

历届旅荷华侨总会会

 

  • 1947年11月27日,90多位来自中国浙江温州地区的旅荷同乡聚集在阿姆斯特丹Lange Niezel 12一家荷兰餐馆里,成立了“瓯海同乡会”。余忠先生被推选为首任同乡会会长。他连续担任了四届会长,每届任期一年。
  • 1953年,“威海同乡会”改称“瓯海华侨会”,每届任期由之前的一年改为两年。梅仲微先生被推选为首任会长,以及第二届会长。
  • 1956年,林松昌先生担任第三、四届会长。
  • 1960年,王莹玉先生担任第五届会长。
  • 1963年,“瓯海华侨会”更名为“欧海华侨总会”,每届任期由两年延为三年。胡问樵先生当选并连任欧海华侨会两届会长。
  • 1968年,蔡则宣先生担任会长
  • 1972年,正式更名为“旅荷华侨总会”。
  • 1977年,马文山先生担任总会第四届会长。
  • 1979年,马文山会长病逝,胡克林先生任代会长。
  • 1980年5月至1984年6月,胡志光先生出任总会第五届会长。
  • 1984年6月,梅旭华先生被推选为总会第六届会长。
  • 1987年9月至1990年6月,胡志光先生担任总会第七届会长。
  • 1990年6月,总会第八届理事会推选叶世顺先生为会长。
  • 1993年6月,叶世顺先生连任第九届会长。
  • 1996年3月,选举胡允革先生担任第十届理事会会长。
  • 2000年7月,胡永央先生当选总会第十一届会长,后蝉联第十二届会长。
  • 2007年6月,周守局先生接任了第十三届会长。
  • 2012年,总会选出了潘世锦先生担任第十四届理事会会长。
  • 2016年9月,张永首先生担任第十五届理事会会长。
  • 2020年1月13日,胡伟国先生荣任旅荷华侨总会第十六届理事会会长。
大会主席台现场布置
嘉宾陆陆续续入座
胡志光先生

荷兰上海联谊会顾问胡志光先生个人简介介绍

 
荷兰中国餐饮业公会创立者获“永远名誉主席”称号
胡志光,1941年11月出生在浙江文成县玉壶镇东梓村一个清贫之家。其父胡克木是位贫穷的木匠,曾两度背井离乡去新加坡打工。他从小跟着母亲长大成人,也从勤劳善良的慈母身上学到了为人处世之道。小学毕业后,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入文成县初级中学,正当茁壮成长之时,却患上了当时十分可怕的肺结核,只好因病辍学,人生道路也因之发生改变。
 
 

人物故事

由于当时家乡缺乏医治结核病的条件,为了寻求境外就医之路,1962年2月13日,胡志光告别亲人和家乡,走出国门。此番出国,他本来的目标是要去投奔当时已移居荷兰的父亲的,可因为荷兰一时还进不去,他只好先跟一些同乡一起,从广州经澳门来到香港,并费尽周折,用去半年时间取得了赴意大利的签证。
刚到米兰时,他只是一个两手空空的病弱青年。淳朴热情的旅意乡亲们你五百我两百,凑钱帮他买衣服、食物、药品,还四处联系,把他送进一家由国际红十字会开办的疗养院,治好了肺病。那时,大家还都不富裕,但是有一位本来素不相识的青田籍老侨胞却主动出资,让他在病愈后与其子合股,开了一间皮制品作坊。说起来这真是一个奇迹OO从出国的那一天起,胡志光虽然在国外孤身一人,没有一个近亲,却从来没有为着谋生而当过一天苦力!从这些淳朴善良的普通人的身上,从他们的关心爱护中,胡志光学到了许多。在他年轻的心中,做一个好人的信念也更为坚定了。
 
开始创业
1968年,胡志光赴荷兰定居。在改做餐馆业的父亲身边,他很快掌握了烹饪技术和经营之道,并于 1972年在荷兰的第三大城市乌特勒支市自己开设了一家向阳酒楼。
开设餐馆以前,胡志光就参加了旅荷华侨总会,先是普通的会员,由于热心从事侨团的服务工作,不久就当了理事,然后又成为常务理事。旅荷华侨总会是荷兰历史最悠久、力量最雄厚的华侨华人团体,该会于1977年创办在荷兰编印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纸OO《华侨通讯》。从第二期开始,老一辈的侨领们就把这个任务全部交托给了胡志光。他欣然从命,赤手空拳,白手起家,把《华侨通讯》搬回到自己的家里来编。一期报纸,从编排到送印,再到寄发到旅荷华胞们的手中,耗费的时间不少,耗费的精力不少,他埋头苦干,没有怨言,把报纸办得很是出色,使之在团结当地的华人社会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
 

爱国情怀

1980年5月,受到新老侨胞普遍信赖的胡志光,以遥遥领先的多数票当选为第五届旅荷华侨总会的会长。尔后,他又多次连任这个职务。他不负众望,在几届任期里做出了诸多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了帮助第二、三代华侨子女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他和其他侨领们一起,发动广大侨胞群策群力,于1981年9月建立了乌特勒支中文学校,接着,又相继建立了海牙、哈林中文学校……在他们的倡导和扶植下,荷兰各地出现了华裔青少年中文教育热潮,截止到1998年,仅由旅荷华侨总会一家侨社所举办的中文学校已发展到17所,学生人数达2400多名。
为了丰富华侨华人社区的文化生活,他经过长达5年之久的交涉谈判,说服当地政府每年拨出5.7万荷兰盾的财政津贴支付房租水电费,成立了“乌特勒支市华人友谊中心”。在这个深受华侨华人喜爱的文化中心里,所有几千册图书都是他从国内各级侨办“化缘”筹募的,所有的活动设施都是他和身边的热心人们捐款购置的。
 

贡献与荣誉

为了消除华侨华人社团之间的隔阂,以体育来促进侨胞的交流和友谊,他四处奔波,一次次找各社团的负责人商谈,终于促成各旅荷侨团共同携手,于1984年在乌特勒支市举行了“全荷华人第一届运动会”,使说广东话、温州话、普通话、荷兰话、苏里南话、印尼话马来话的各路炎黄子孙第一次欢聚在运动场上。在此基础上,他和众侨领继续努力,又在1986年发起成立了全荷华人联合体育运动总会,不但把“以球会友”的活动搞得一年比一年红火,还让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成了荷华社会的传统盛会,及至1994年,并在阿姆斯特丹举办了有千余运动员参加的第一次海外世界华人运动会。为表彰胡志光对荷兰体育事业的贡献,“体总”在1993年授予他“永远名誉主席”的最高荣誉称号。
• 成立荷兰中国餐饮业公会
为了帮助那些陷于困境的中餐馆走出低谷,提高中餐业在荷兰的竞争力,胡志光多方努力,在其他侨领的积极支持下恢复重建荷兰中国餐饮业公会,并成为荷兰皇家饮食业公会的分会。公会注重实事,从中国请来名厨师主持厨艺班,先后培训了近2000名合格的中菜厨师;积极疏通政府部门,促使他们同意让不少中餐馆从中国引进厨师以提高烹调质量;而且还为保障会员的合法权益做了大量工作。鉴于胡志光在促进荷兰中餐业发展方面的贡献,荷兰皇家饮食业公会在1992年授予他荷兰皇家中国饮食业公会名誉主席的最高荣誉称号。
为了带领华侨华人冲出几十年小本经营餐饮业的狭隘天地,提高其在居住国的政治经济地位,胡志光先是带头创办了玉壶国际贸易进出口公司,后来又与毕传有、胡志敏等十几位华商合资组建了荷兰有史以来第一个华人经济集团OO荷兰华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经济集团通过在进出口、房地产等领域的开拓,为探求发展华人经济新路作了有益的尝试。
• 成立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
为了使所有的旅荷华人社团团结一致,用一个共同的声音对外,1988年,再度担任旅荷华侨总会第七届会长的胡志光通过不断的恳谈协商,与其他侨团负责人共同发起,创建了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至今还担任着这个联合会的名誉主席。
为了让旅居欧洲各国的华侨华人拧成一股绳,共同争取他们在各所在国的合法权益,他又与各国的侨领们一起,共同发起成立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他锲而不舍,几十次上百次地用国际电话在各国侨团之间进行联络协调,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的诞生倾注了满腔心血。
作为一位爱国侨领,胡志光的心与祖国的发展紧密相连,他一直不辞辛劳地为加强中荷两国的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牵线搭桥。为了能将荷兰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引入中国,他于1994年与9家著名的荷兰温室制造公司、温室全套自动化系统公司、蔬菜种子公司、球茎种子公司合作,组成了荷中农业设备技术有限公司(HCU),专门向中国推广荷兰先进的温室技术。以他为董事长的荷中农业设备技术有限公司凭自己的实力和影响,为中荷两国的农业技术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国家领导人李鹏、李瑞环、胡锦涛、钱其琛、陈慕华以及上海、浙江、安徽、北京、山东等地的数十个农业考察团都到公司的荷兰总部参观访问过。
• 成立荷中商会
随着中荷两国经贸往来的不断增加,两国的企业家都希望能有一个可以为他们提供信息、方便沟通并帮助他们分析市场、寻找商机的专门机构。胡志光看到了这一点,他审时度势,倡议成立荷中商会。在中国驻荷兰大使馆、海牙市政府、海牙商会和两国企业家的支持帮助下,商会在1999年9月宣告诞生,胡志光亲自担任会长。荷中商会已经与中国国内24个省、市的侨办、贸促会、工商联和乡镇企业局建立了联系,并结成了23个友好商会,其会员及合作企业在荷兰已有200家,在中国有50余家。
胡志光去国离乡近40年,至今所持的却仍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护照。他平静而自豪地保留着心中的中国情结。
 

About 盛宏

您的风采,我的情怀, 在人生的旅途上,盛世年华网与您同行。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Uncategorized.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